搜索
首页 《近秋怀宛叔》 竹光留黯澹,桐影渐孤圆。

竹光留黯澹,桐影渐孤圆。

意思:竹光留下黯澹,梧桐影渐渐我圆。

出自作者[明]王微的《近秋怀宛叔》

全文创作背景

《近秋怀宛叔》是明朝文人王微创作的一首诗。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秋天的氛围**:诗歌标题中的“近秋”二字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即秋天的到来。秋天常常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思念。 2. **对友人的思念**:标题中的“怀宛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宛叔的思念之情,这种感情构成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3. **作者的生平经历**:王微的生平经历和对自然的敏感也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他的个人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都体现在诗歌之中。 综上所述,《近秋怀宛叔》的创作背景包括秋天的氛围、对友人的思念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感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已觉江声外,秋情入暮蝉。
竹光留黯澹,桐影渐孤圆。
啼鸟当清夜,疏砧隔远天。
一灯羁客梦,难到石城边。
作者介绍
王微(1600-1647)字修微,小字王冠,称草衣道人,明末扬州人,江南名妓。

王微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600-1623年之间。前期王微浪迹西湖,与名士初结交;1616年以前,王微常常“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因而“所与游,皆胜流名士”。所谓名士主要有汪然明、潘之恒、王晋公、董其昌等人。与汪然明的交往使王微逐渐为名士所知。

关键词解释

  • 竹光

    读音:zhú guāng

    繁体字:竹光

    意思:
    1.竹林中的光影。
    唐·杜甫《屏迹》诗之二:“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
    宋·杨万里《又题寺后竹亭》诗:“行尽空房忽画阑,竹光和月入亭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