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意思: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城来。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江陵严司空见示与成都武相公唱和,因命同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诗人才能和才华的诗,通过对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平水土、役风雷等事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联“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诗人以雄伟壮观的景象开篇,描绘了南荆西蜀大行台的幕府旌门相对而开,气势恢宏。这一场景为整首诗定下了豪迈壮观的基调,为接下来的赞美做了铺垫。 颔联“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诗人通过描述大行台的威武形象和才能,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三司是古代官职,指吏、户、礼三部尚书,而平水土则是指平定水土事务,管理地方行政和民生。大行台以他的威武形象和卓越才能而闻名,他统领八阵,役使风雷,展现了他的威猛和雄才大略。 颈联“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大行台比作彩云朝望青城起,寓意他像彩云一样朝气蓬勃,富有朝气;将大行台的军队比作锦浪秋经白帝来,寓意他们的军队像秋天的锦浪一样壮丽,勇往直前。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大行台的形象和气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之情。 尾联“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行台的赞美之情。郢中是古代楚国的都城,代指大行台所在的地方。清唱是指未成曲调时的清吟,而掞天才则是指发挥天才的才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大行台的敬仰之情,认为如果不是大行台在郢中发挥自己的才华,那么谁又能像他一样发挥丞相的才能呢? 整首诗通过对大行台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大行台的威武形象、卓越才能和壮丽气势,展现了其非凡的才华和气魄。同时,诗人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行台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荆西蜀大行台,幕府旌门相对开。
名重三司平水土,威雄八阵役风雷。
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
不是郢中清唱发,谁当丞相掞天才。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白帝

    读音:bái dì

    繁体字:白帝

    意思:
    1.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
    《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

  • 青城

    读音:qīng chéng

    繁体字:青城

    意思:
    1.宋斋宫名。一在南薰门外,为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一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所谓青城,止以

  • 彩云

    读音:cǎi yún

    繁体字:彩雲

    英语:bright cloud

    意思:(参见彩云,綵云)

    近义词: 云霞、火烧云、雯华

    详细释义

  • 朝望

    读音:cháo wàng

    繁体字:朝望

    意思:
    1.朝廷的人望;在朝廷的威望。
    《陈书到仲举传》:“及文帝崩,高宗受遗诏为尚书令入辅,仲举与左丞王暹、中书舍人刘师知、殷不佞等,以朝望有归,乃遣不佞矫宣旨遣高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