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徐州族侄》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意思:期我对不是奸佞,当为辅佐时世太平。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赠徐州族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年轻时的自述,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他满怀壮气,想要献书云阙,追逐秋蓬,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艰难困苦也随之而来,他感到自己的名声虽然得到了提升,但片禄却不足以满足生活需求。 中段,诗中描述了作者当前的生活状况,他感到自己寄身于徐戎,生活萧条,物质匮乏,门庭冷落。这种境况使他无法早起,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心中充满了忧郁之情。 然后,诗中描绘了敲门者的出现,这个神秘的人物似乎带来了改变的希望。他声称有奇术,能够探妙知天工,这给作者带来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这个神秘人物的感激和期待。他希望能够得到这位人物的帮助,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神秘人物的期待,这首诗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
作书献云阙,辞家逐秋蓬。
岁时易迁次,身命多厄穷。
一名虽云就,片禄不足充。
今者复何事,卑栖寄徐戎。
萧条资用尽,濩落门巷空。
朝眠未能起,远怀方郁悰。
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
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
既往怅何及,将来喜还通。
期我语非佞,当为佐时雍。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时雍

    读音:shí yōng

    繁体字:時雍

    意思:(时雍,时雍)
    亦作“时邕”。亦作“时雝”。亦作“时廱”。

    1.犹和熙。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孔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