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意思:铜虎不能留,狗走在烧。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鲁有开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扬诗,通过对仲连、子敬、周郎等人的事迹和风义的描述,表达了对仁祖、元昆等人的敬仰之情。 诗中通过对仲连的智勇、子敬的识人、周郎的英明等事迹的描述,展现了这些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仁祖、元昆等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遗民、遗言等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历史赞美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仲连虽不仕,而非绮与园。
逡巡笑谈间,屡解战斗繁。
子敬识二孙,长揖鼓鼙喧。
意气感周郎,振策起江村。
二贤继英风,千载为高门。
曾孙事仁祖,风义夙所敦。
台阁余故事,父老称遗言。
白发识公子,十载友元昆。
婆娑久不试,俯仰色愈温。
五马忽嘶鸣,朱轮夹征轩。
旌旄隔河至,部曲几人存。
铜虎不可留,刍狗行当燔。
秋潦决河防,遗黎化惊魂。
忧心念千里,何暇把一樽。
西城叩门别,南风吹帽翻。
嗟我限出竭,未敢逾短垣。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刍狗

    读音:chú gǒu

    繁体字:芻狗

    英语:straw dogs

    意思:(刍狗,刍狗)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行当

    读音:háng dāng

    繁体字:行噹

    短语:本行 正业

    英语:profession

    意思:(行当,行当)
    I

    1.即将;将要。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铜虎

    引用解释

    见“ 铜虎符 ”。

    读音:tóng 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