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
意思:音乐是有深味,鲁论没有费辞。
出自作者[宋]陆文圭的《为刘君符赋乐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体本至静,仁体亦如之》是一首对山和仁德的深度思考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山体和仁德的热爱和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体的静谧和仁德的深沉,通过“山体本至静”和“仁体亦如之”的对比,强调了山和仁德的相似之处。这种对比和比喻,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内涵。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乐的理解和欣赏。诗人认为,乐者有深味,鲁论无费辞,即音乐有深奥的内涵,而《鲁论》中的语言则无需浪费辞藻去形容。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精炼和准确运用。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心灵的感悟。诗人认为目玩唯自得,心契若有期,即自然的美景只有亲自欣赏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而心灵的契合则仿佛有期许一般。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心灵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山中的泉石、松柏等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古代隐居者的敬仰。诗人认为泉石涵清思,松柏媚幽姿,即山中的泉石蕴含着清新的思绪,松柏则展现出幽雅的姿态。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隐居者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山和仁德的深度思考和赞美之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心灵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体验。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