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居书怀》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意思:为什么要扩大居住的地方,不用多积蓄。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居书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生活为切入点,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描绘了诗人门前冷落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应酬的厌倦,反而更愿意与松竹为伴,过着清雅的生活。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西墙上的秋景和东屋的凉风,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则表达了诗人对琴书的淡然态度,不再需要弹琴弄曲,不再需要读书解惑,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他不需要广厦千万,只需要一间小室足以容身;不需要积蓄万贯,只需要斗储足以饱腹。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表示诗人并不追求物质上的丰富,反而更注重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认为满足和知足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种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
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
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
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
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
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居处

    读音:jū chǔ

    繁体字:居處

    英语:eco-

    意思:(居处,居处)
    I

    1.指平日的仪容举止。
    《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积蓄

    读音:jī xù

    繁体字:積蓄

    英语:hoarding

    意思:(积蓄,积蓄)

    1.积聚;贮藏。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刑相生》:“﹝召公﹞亲入南亩之中,观民垦草发淄,耕

  • 广居

    读音:guǎng jū

    繁体字:廣居

    意思:(广居,广居)
    宽大的住所。儒家用以喻仁。
    《孟子滕文公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孙奭疏:“孟子言能居仁道以为天下广大之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