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阳舟中》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意思:牢裹着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重阳舟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乘扁舟在荒凉的山村中漫游的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首联“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诗人独自乘扁舟在荒凉的山村中漫游,四周寂静无声,看不到任何人家。扁舟代表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而寂寞和荒凉的环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 颔联“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诗人找不到卖村酒的人家,也无法询问菊花的开放情况。这进一步表现了山村的荒凉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迷茫。 颈联“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诗人看到溪山平静相对,但时光荏苒,季节变换却无人在意。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尾联“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诗人用“牢裹”一词表达了对帽子的珍视,而“西风日又斜”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整句表达了诗人在荒凉的山村中独自漂泊,无人问津,只有西风相伴的孤独和无助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独自乘扁舟在荒凉的山村中漫游的情景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词语和意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扁舟何寂寞,绝不见人家。
无处沽村酒,何从问菊花。
溪山澹相对,节序谩云嘉。
牢裹乌纱帽,西风日又斜。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乌纱

    读音:wū shā

    繁体字:烏紗

    英语:official post

    意思:(乌纱,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皮日休《夏景沖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

  • 乌纱帽

    读音:wū shā mào

    繁体字:烏紗帽

    短语:官职

    英语:black gauze cap

    意思:古代官吏戴的一种黑纱制成的帽子。借指官职小心丢了乌纱帽。

    <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风日

    读音:fēng rì

    繁体字:風日

    意思:(风日,风日)

    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李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