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辞》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意思:艳质同芳树,在危险的道路大致相同。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挽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哀悼。 首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诗人以珠的破碎和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这些美好事物的深深哀痛。 颔联“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这两句诗描绘了物是人非的场景,药瓶虽然还留着药,但人已经不在了,香奁虽然还留着化妆品,但人也已经离开了。 颈联“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伤和无助,过去的哀伤和现在的感伤交织在一起,让作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 尾联“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就像芳树一样,虽然美丽,但终究会凋零。而人生的道路也是充满危险和挑战的。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深哀悼。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这首诗,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更加珍爱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道略

    读音:dào lüè

    繁体字:道略

    意思:谋略。
    《宋书臧质传》:“骠骑竟陵王懿亲令誉,问望攸归,大司马江夏王道略明远,徽猷茂世,并旄钺临涂,云驱齐引。”

    造句:

  • 芳树

    读音:fāng shù

    繁体字:芳樹

    意思:(芳树,芳树)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芳树笼秦栈,春流

  • 艳质

    读音:yàn zhì

    繁体字:艷質

    意思:(艳质,艳质)

    1.艷美的资质。
    南朝·陈后主《玉树后庭花》诗:“丽宇芳林对高阁,新粧艳质本倾城。”
    宋·陈思《<海棠谱>序》:“梅花占于春前,

  • 危道

    读音:wēi dào

    繁体字:危道

    意思:危险的措施。
    《韩非子安危》:“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史记高祖本纪》:“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彊秦在前,此危道也。”

  • 略同

    亦作“畧同”。大致相同。《汉书·平当传》:“﹝ 平当 ﹞文雅虽不能及 萧望之 、 匡衡 ,然指意略同。”《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徽 甚异之,称 统 当为 南州 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 淄青 、 恒冀 两道,与 蔡州 气类略同。”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黄少保才识》:“公所对与其所预计畧同,以是尤敬服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