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雨》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意思:朱明候才开始,风雷起来通宵。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喜雨》

全文创作背景

宋人苏辙的《喜雨》创作背景是,在嘉祐六年(1061年),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他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场所。那年春天久旱无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鼓舞。因此,苏辙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查阅文学史或相关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风雷

    读音:fēng léi

    繁体字:風雷

    短语:春雷

    英语:tempest

    意思:(风雷,风雷)

    1.风和雷。
    《易益》:“风雷,益。”

  • 朱明

    读音:zhū míng

    繁体字:朱明

    意思:
    1.夏季。
    尸子《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晋·潘岳《射雉赋》:

  • 雷起

    读音:léi qǐ

    繁体字:雷起

    意思:形容兴起迅速。声威巨大。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汉·班固《东都赋》:“千乘雷起,万骑纷纭。”
    《汉书叙传下》:“王师雷起,

  • 通夕

    读音:tōng xī

    繁体字:通夕

    意思:整夜。
    《淮南子精神训》:“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头,踡跼而谛,通夕不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若有秽恶及其所止者,则有虎通夕来守,人不去,便伤害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