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窗迥·春闱期近也》 懊恨这一双脚底。

懊恨这一双脚底。

意思:懊悔这一双脚底部。

出自作者[宋]曹豳的《红窗迥·春闱期近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闱考试前夕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考试成功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作者对帝乡的向往,帝乡在天的尽头,而自己却因为双脚的努力,每日能走上五六十里路,这种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对帝乡的向往和渴望。 接着,“争气”一词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斗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认可,转得官归,这是他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自己未来的坚定信念。 “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设想。他希望自己能够穿上朝靴,被安排在轿子里,然后选一双宫样的鞋,在夜晚陪伴自己。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期待,更是对身份和地位的提升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自信和肯定。它描绘了一个努力向上,渴望成功的形象,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给人以鼓舞和激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
懊恨这一双脚底。
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
争气。
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
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
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
作者介绍
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

关键词解释

  • 懊恨

    读音:ào hèn

    繁体字:懊恨

    意思:怨恨;悔恨。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懊恨年年秋不管,朦胧如梦空肠断。”
    宋·罗烨《醉翁谈录林叔茂私挈楚娘》:“至其家,言楚娘已失,相与懊恨者弥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