敺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
意思:打死人一定要像自己,墨子见到什么少。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寓言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表达了对良好社会风气和公正法律的向往,以及对不良风气和非法行为的批评。
首句“好乐世所共,欲禁安能舍”表达了诗人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向往,希望通过禁止和舍弃来改变现状。然而,这需要勇气和智慧,因为改变社会风气并非易事。
“孰能开其淫,要在习以雅”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习惯的力量,认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培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敺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法律的追求和对不良行为的批评。诗人认为,如果对待他人和自己一样公正,那么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同时,诗人也批评了墨子的思想,认为这种思想过于极端,难以实现真正的公正和和谐。
最后一句“惜哉後世音,至美不如野”表达了诗人对后世道德教育的担忧,认为后世的教育不如原始社会那样淳朴和美好。这表明诗人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社会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向往和对公正法律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世道德教育的担忧。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