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平户廷平诞生处》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意思:行人指着远处郑国公石,沙白色松青夕照边。

出自作者[近代]苏曼殊的《过平户廷平诞生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凝重的画面,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映衬在夕照边,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在此背景下,诗人极目远眺神州大地,却发觉余生之人已尽,唯有袈裟和泪伏在碑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英雄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伤。 诗歌的首句,“行人遥指郑公石”,让读者眼前浮现出郑公石的形象,而“遥指”二字则传递出一种距离感和敬仰之情。第二句“沙白松青夕照边”描绘了一幅广阔且色彩斑斓的景色,白色的沙地、青翠的松树,以及落日的余晖,都在这句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第三句“极目神州余子尽”,诗人的视线穿过广阔的神州大地,却发现英雄后辈已经没有了,这里的“余子尽”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后继无人的深深哀叹。最后一句“袈裟和泪伏碑前”,诗人以袈裟和泪水向英雄致敬,伏在碑前表达无尽的哀思和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凝练,通过对郑公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同时,通过“余子尽”和“袈裟和泪伏碑前”的描绘,又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无后继人和英雄逝去的深深哀伤。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作者介绍 苏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珠海市沥溪村)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关键词解释

  • 遥指

    读音:yáo zhǐ

    繁体字:遙指

    意思:(遥指,遥指)
    遥对;向远处指。
    唐·李远《赠潼关不下山僧》诗:“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清·赵翼《茅山纪游》诗:“遥指大茅峰,直上青冥里。”<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