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十八》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意思:只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头衔。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张十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张太祝的赞美,表达了对官场变迁的无奈和对张太祝坚守信念的敬佩。 首句“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描绘了官场的变迁,暗示了作者对这种变迁的无奈和无能为力。谏垣是古代官名,指谏议大夫的官署,负责向皇帝进谏得失;遗补是遗缺补阙,指升迁填补空缺;宪府则是御史台的别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上的频繁调动和人事更迭的无奈和感慨。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则是对张太祝的赞美和敬佩。张太祝是诗人的朋友,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官场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职业和信念,十年如一日地咏诗。这种坚守信念的精神让作者感到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的变迁和张太祝的坚守,表达了对官场变迁的无奈和对坚守信念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官场上的浮华和虚名的不屑一顾,以及对真正有才华和信念的人的赞赏和敬佩。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变迁和坚守信念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张太祝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
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咏诗

    读音:yǒng shī

    繁体字:詠詩

    意思:(咏诗,咏诗)
    吟诗。
    《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于法矣。”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

  • 官衔

    读音:guān xián

    繁体字:官銜

    英语:official title

    意思:(官衔,官衔)

    1.官员的职位名称。旧时官吏的封号、品级及歷任官职,统称为官衔。
    唐·封

  • 独有

    读音:dú yǒu

    繁体字:獨有

    英语:only have

    意思:(独有,独有)

    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
    《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

  • 改旧

    读音:gǎi jiù

    繁体字:改舊

    意思:(改旧,改旧)
    改变事物原来的状态或面貌。
    《逸周书謚法》:“好更改旧曰易。”
    孔晁注:“变故改常。”
    《文选潘岳<射雉赋>》:“初茎蔚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