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霖铃·蛾眉修绿》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

意思:该六军不发人争着眼睛。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雨霖铃·蛾眉修绿》

全文赏析

这首诗《蛾眉修绿》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对宫廷中各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蛾眉修绿的景象,表达了对君王恩宠的赞美。这里的“蛾眉修绿”指的是女子美丽的眉毛,而“正君王恩宠”则表达了君王的恩宠正浓,使得宫廷中的舞者们能够尽情地舞动,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热闹。 接着,诗人通过华清赐浴瑶甃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中的奢华生活。华清池是古代皇家温泉,诗人用“赐浴瑶甃”来形容温泉的珍贵和华丽,同时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奢侈和豪华。 然后,诗人通过五家会处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中盛大的宴会场面。五家是指当时的五个贵族家族,他们经常在宫廷中举行宴会,诗人用“花盈山谷”来形容这种盛大的场面,让人感受到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热闹。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突骑指的是皇帝的护卫部队,鼙鼓是古代军用乐器之一,诗人通过突骑鼙鼓声喧的描绘,表达了宫廷生活的紧张和不安。而最后一句寂寞霓裳羽衣曲则暗示了宫廷生活的落寞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感受到了宫廷生活的紧张和不安。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考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蛾眉修绿。
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
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
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
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舆远幸匆匆速。
奈六军不发人争目。
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
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
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作者介绍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六军

    读音:liù jūn

    繁体字:六軍

    意思:(六军,六军)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左传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