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畦踏垅,即非行步。
意思:踏在踏垅,就是走路。
出自作者[元]马钰的《清心镜 内修圃赠徐先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独自固。修园圃。踏畦踏垅,即非行步。把玉炉、倒卷灵波,又何曾手举。浇灌频,芽甲吐。渐渐馨香,满园堪睹。蕊珠宫、迸出霞光,效神》,它是一首描绘园中园丁勤劳和花卉盛开的诗。
首句“独自固。修园圃”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园中修整园圃的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和孤独的气氛。诗人似乎在独自享受这个园子的美丽和宁静,没有外界的喧嚣和干扰。
“踏畦踏垅,即非行步”描绘了诗人踏过园中的畦垅,似乎在寻找什么,但又并非真正的行走。这里用“踏畦踏垅”来形容诗人的动作,形象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把玉炉、倒卷灵波,又何曾手举”中的“把玉炉倒卷灵波”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玉炉象征着花瓶,倒卷灵波则意味着倒水浇灌花木。这里诗人用“又何曾手举”来表达他并非真的用手浇水,而是通过一种象征性的动作来表达他对花木的呵护和照顾。
“浇灌频,芽甲吐。渐渐馨香,满园堪睹”进一步描绘了园中花木的生长过程。诗人频繁地浇灌花木,使得花木的芽甲逐渐吐出,散发出馨香的气息。这个过程描绘得非常生动,让人感受到花木生长的生机和活力。
“蕊珠宫、迸出霞光,效神”最后两句描绘了花木开花的美丽景象,如同从蕊珠宫中迸出的霞光一样美丽。这里用“效神”来形容花开之神奇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花木盛开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园中花木的生长过程和诗人对它们的呵护照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