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 象天则地体无为。

象天则地体无为。

意思:仿效天地无为而治。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梁鞞舞歌 明之君 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和谐的社会风气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自然法则的崇敬。同时,通过引用舜琴和尧衣的典故,诗人也暗示了对于古代圣明君主的敬仰和对于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的现实的不满。 首句“礼缉民用扰”描绘了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和睦相处的景象,强调了礼仪之治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次句“乐谐风自移”则表现了和谐的音乐与风气相融合的情景,传达出社会和谐自然的美好愿景。 接着,“舜琴终已绝,尧衣今复垂”两句,诗人借用了舜琴和尧衣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的怀念以及对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的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暗示着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象天则地体无为”一句,诗人以天地自然为喻,强调了自然法则的伟大和无所不在。象天法地,遵循自然的规律,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发展。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于自然法则的崇敬,同时也揭示出社会和谐、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社会批判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礼缉民用扰。
乐谐风自移。
舜琴终已绝。
尧衣今复垂。
象天则地体无为。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无为

    读音:wú wéi

    繁体字:無為

    英语:inaction

    意思:(无为,无为)
    I

    1.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