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意思:耕种之余有歇息,行的无人问津。

出自作者[魏晋]陶渊明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

全文赏析

【注释】:
(1)先师,对孔子的尊称。
(2)瞻望:仰望。
(3)邈:遥远。逮:赶上。
(4)秉耒:手持农具。解颜:面带笑容。劝:勉励。
(5)平畴:平旷的平野。
(6)怀新:生意盎然。
(7)岁功:一年的收获。
(8)即事:眼前的劳动和景物。
(9)行者无问津:用长沮的故事。意谓:现在没有象孔子那样有志于治理社会的人来问路了。
(10)聊:暂且。陇亩民:耕田之人。
------------------------
其一(1)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2)。
瞻望逸难逮,转欲志长勤(3)。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4)。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5)。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6)。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间津(7)。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8)。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9)。
[注释]
(1)这首诗认为像孔子那样“忧道不忧贫”未免高不可攀,难以企及,不如效法长沮、桀溺洁身
守节,隐居力耕。诗中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写,十分生动传神,充满浓郁的情趣。
(2)先师:对孔子的尊称。遗训:遗留的教导。忧道不忧贫:君子担忧的是道不能行,而不担心
自己的贫困。道:指治世之道。此句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于谋道不谋食。耕也,馁(n
ēi,饥饿)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3)瞻望:仰望。逸难逮:高远而难以达到。逸:远。逮:企及。志:立志于。长勤:长期勤苦。
指耕作。
(4)秉:持。来(lěi 垒):古代称犁上的木把。这里代指农具。时务:按时节应做的农务。解
颜:笑颜。劝:劝勉,勉励。
(5)平畴(chóu 筹):平坦的田野。怀新:含有新的生机。
(6)量岁功:估量一年的收成。即事多所欣:谓做农活本身就令人欢欣。
(7)行者无问津:没有过路之人寻问渡口在哪里。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诗人在这里是以古代隐士长沮、桀溺自比。津:渡口。
(8)日入:太阳落山。相与:相伴,一道,指与农夫。壶浆:指酒。劳:慰劳。
(9)聊:姑且。陇亩民:田野之人,即农夫。
【译文】
先师孔子留遗训:
“君子忧道不优贫”。
仰慕高论难企及,
转思立志长耕耘。
农忙时节心欢喜,
笑颜劝勉农耕人。
远风习习来平野,
秀苗茁壮日日新。
一年收成未估量,
劳作已使我开心。
耕种之余有歇息,
没有行人来问津。
日落之时相伴归,
取酒慰劳左右邻。
掩闭柴门自吟诗,
姑且躬耕做农民。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作者介绍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关键词解释

  • 问津

    读音:wèn jīn

    繁体字:問津

    短语:问明

    英语:make inquires

    意思:(问津,问津)

    1.询问渡口。
    《论语微子》:“长沮、

  • 耕种

    读音:gēng zhòng

    繁体字:耕種

    短语:佃 耕地

    英语:to till

    意思:(耕种,耕种)
    耕耘种植。
    《淮南子缪称训》:“召公以桑蚕耕种之时

  • 行者

    读音:xíng zhě

    繁体字:行者

    短语:高僧 僧 僧侣 头陀 和尚

    英语:faquir

    意思:
    1.出行的人。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行者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