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
意思:精神控制气,气留形,不需要其他方法从长生。
出自作者[宋]张继先的《大道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的诗,它通过描述修行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强调了“道不远,在身中”,即修行的道路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体之中。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哲学,而修行则是一种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接着,诗中提到了“物则皆空性不空”,这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修行的态度。诗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空幻的,只有内心的本质才是真实的。因此,修行应该关注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外在的世界。
“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这两句诗表达了修行的核心——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和谐,这样气就会留在体内,达到长寿的效果。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想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不受干扰,就不要在心灵中留有任何物质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行诗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不要执着于物质的东西等。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毅力。
最后,“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也是生命的真谛。只有当精神从身体中出来时,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才能真正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的真谛和生命的奥秘。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成长和自我完善,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