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意思:我听说房杜流,已经显示只有王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赞扬诗,主要赞美了唐朝初年的两位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 首先,诗中描绘了唐朝初年的政治背景,强调了重兵廪、总八方、有才彦等重要元素。通过描绘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等场景,展示了唐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 接着,诗中提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名臣,他们被赐予诏书,前往各地执行任务。诗中描述了他们出发的情景,如汴湍涨、东鼓下镗镗等,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行程。 在描述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功绩时,诗中强调了他们传授诗书的重要性,强调了明三纲的重要性。他们的事迹被后世所敬仰,他们的学生也因此受益。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后来人。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初年政治清明、人才辈出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王都重兵廪,命使总八方。
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
惟时有才彦,数计等桑羊。
八月赐诏行,朱斾插大航。
汴湍入秋涨,东鼓下镗镗。
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
睢阳授经地,父老认道旁。
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
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
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
隋未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唐初称名臣,鲜及杜与房。
亲见慕义人,专门起辉光。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云汉几万里,星宇争耀芒。
归来立螭头,莫爱鱼稻乡。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房杜

    读音:fáng dù

    繁体字:房杜

    意思:唐名相房玄龄、杜如晦的并称。
    唐·刘肃《大唐新语匡赞》:“自是臺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二人相须以断大事,迄今言良相者,称房·杜焉。”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