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履道新居二十韵》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

意思:僧人到多住在一起,客人来就少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履道新居二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是一首描绘官坊美景的诗,通过对林园、池塘、松树、碧水、篱菊、窗筠、鸟鸣、鱼游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联“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林园的美丽和四邻的和谐,同时又以“一家秋”来暗示诗人对这种和谐生活的喜爱。 颔联“门闭深沉树,池通浅沮沟”,诗人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官坊的深邃和池塘的幽静,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联中,诗人继续描绘官坊中的各种景色,如松树的挺拔、碧水的清澈、篱菊的黄金色、窗筠的绿玉色等,这些景色都表现出田园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也通过“紫阳洞”、“白苹洲”等词语暗示出官坊主人高雅的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描述田园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感慨。他提到与僧人同宿、宾客来访时常常留宿、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等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觉得这里远离尘嚣,环境幽静,生活也变得美好起来。他希望辞章能够得到赏识,能够得到官职上的提升,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官坊美景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
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
门闭深沉树,池通浅沮沟。
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
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
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苹洲。
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
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
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
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
地与尘相远,人将境共幽。
泛潭菱点镜,沉浦月生钩。
厨晓烟孤起,庭寒雨半收。
老饥初爱粥,瘦冷早披裘。
洛下招新隐,秦中忘旧游。
辞章留凤阁,班籍寄龙楼。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同宿

    引用解释

    一处住宿,一同住宿。《晋书·孝友传·桑虞》:“﹝ 桑虞 ﹞尝行,寄宿逆旅,同宿客失脯,疑 虞 为盗。”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 任道元 其日与 梁鯤 同宿斋舍。” 清 李渔 《慎鸾交·拒托》:“到那一晚,若肯拉他同宿,他除嫖金之外,还要重重相酧。”

    谓同一星

  • 至多

    解释

    至多 zhìduō

    [at (the) most] 表示最大限度

    看上去,他至多三十岁

    引用解释

    1.极多。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之四:“ 陈绎 知 广州 日,私自取索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