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意思:农民没有本意,散木任自然资源。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酬赠张众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野人”和“树木”,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联“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诗人以“野人”比喻那些在自然中生长的人,他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顺应天性,自然而然地生活。而“散木”则是任凭自然生长的树木,诗人以此比喻那些无心之人。他们最终会在空山之中老去,就像那些被抛弃在荒野中的树木一样,不被世人所知。然而,他们又何曾想过要进入皇家园林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淡泊态度。
颔联“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的理解。千里之遥的路途,就像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坚韧不拔地前行。而九层台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目标。诗人认为,无论出处,我们都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自我夸耀或自作主张。
颈联“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愿意抛弃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人的感激之情。他们愿意与荒野中的杂草为伍,远离尘世喧嚣,这种精神令人惭愧。
整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刻意追求什么;我们应该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而不是轻易放弃;我们应该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纷扰,而不是沉溺于名利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和人生,保持淡泊的态度,顺应天命,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