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赠张众甫》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意思:农民没有本意,散木任自然资源。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酬赠张众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野人”和“树木”,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联“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诗人以“野人”比喻那些在自然中生长的人,他们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只是顺应天性,自然而然地生活。而“散木”则是任凭自然生长的树木,诗人以此比喻那些无心之人。他们最终会在空山之中老去,就像那些被抛弃在荒野中的树木一样,不被世人所知。然而,他们又何曾想过要进入皇家园林呢?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淡泊态度。 颔联“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人生的理解。千里之遥的路途,就像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坚韧不拔地前行。而九层台则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目标。诗人认为,无论出处,我们都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自我夸耀或自作主张。 颈联“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诗人表达了对那些愿意抛弃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人的感激之情。他们愿意与荒野中的杂草为伍,远离尘世喧嚣,这种精神令人惭愧。 整首诗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顺应天命,而不是刻意追求什么;我们应该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而不是轻易放弃;我们应该回归自然,远离世俗纷扰,而不是沉溺于名利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篇,它以自然元素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和人生,保持淡泊的态度,顺应天命,坚韧不拔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散木

    读音:sàn mù

    繁体字:散木

    意思: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

  • 天材

    读音:tiān cái

    繁体字:天材

    意思:
    1.天才。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干高禖之前”郑玄注引《王居明堂礼》曰:“带以弓韣,礼之禖下,其子必得天材。”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 无本

    读音:wú běn

    繁体字:無本

    意思:(无本,无本)

    1.没有树根。参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没有本源,没有本始。
    《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