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回》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意思:知道你属官大司农,皇帝巡幸骊山职事雄。

出自作者[唐]李颀的《送李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怀友思乡。通过对友人任职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并被诏幸骊山职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首联“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对友人任职大司农表示敬仰,而“诏幸骊山”则暗示了友人职位的重要性和责任之重大。 颔联“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描绘了友人工作场景的忙碌和责任重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颈联“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则描绘了骊山的美景,通过对比友人工作时的忙碌和此时景色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尾联“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离失所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人工作和骊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睹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作者介绍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关键词解释

  • 骊山

    读音:lí shān

    繁体字:驪山

    英语:Mt Lishan

    意思:(骊山,骊山)
    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是着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郦山。
    《汉书刘向传》:“秦

  • 大司农

    引用解释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读音:dà sī

  • 官属

    读音:guān shǔ

    繁体字:官屬

    意思:(官属,官属)
    主要官员的属吏。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
    郑玄注:“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
    《史

  • 大司

    读音:dà sī

    繁体字:大司

    意思:犹言大事。
    《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礼之大司也。”
    《晋书纪瞻传》:“在昔哲王象事备物,明堂所以崇上帝,清庙所以宁祖考,辟雍所以班礼教,太学所以讲艺文,此盖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