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意思:尧帝无可奈何,派大禹治水。大禹一心治水,不顾儿啼妻唤。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公无渡河·黄河西来决昆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是一首对黄河的赞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改造自然伟力的赞扬。
首段描绘了黄河的威势和力量,它从昆仑山脚下决出,咆哮万里,冲击龙门,其波涛滔滔,连古代的圣君尧都为之赞叹。这种气势是大禹也无法控制的,它引发了人们对洪水的恐惧,也预示了九州人民在洪水后的艰难生活。
接下来的段落,诗人转向了对黄河的赞美,描述了大禹如何治理黄河,以及黄河在治理后对农业的贡献。然而,诗人也揭示了黄河带来的风沙等灾害,这表明黄河的力量虽然伟大,但也带来了破坏。
诗的最后一段,诗人描绘了一位老者面对黄河的痴狂行为。这位老者试图涉水过河,但旁人警告他不可尝试,因为河水深不可测,有长鲸在河中出没。这位老者的行为显得痴狂,但这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的无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类改造自然伟力的赞扬,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的破坏力和人类的无力。诗人通过这种描绘,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