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意思:鱼网离飞鸿,我国希望有什么不同。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宁国军辛崔寺丞移临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行路过程中,对岭险川迂的独特景色以及生活在此地的种种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后所写下的诗篇。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首联“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作者描绘了岭险川迂的艰险,使得人们不得不选择绕道而行。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行路的艰辛和不易。 颔联“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作者在行路途中,远眺云中的大雁,江上的野鸭悠然自得,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岭险川迂的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慨。 颈联“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作者看到渔网中飞散的鸿雁,想到自己的故乡,觉得自己的故乡也如同这个地方一样美丽。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岭险川迂环境的独特之处。 尾联“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作者表示,无论是楚人还是吴人,都是国家的子民,应该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所有子民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岭险川迂的描绘和对当地生活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所有子民的尊重和关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六月畏岭险,乃陟川程迂。
遥看云中雁,不乱江上凫。
鱼网离飞鸿,我邑望何殊。
鳞方怀其剖,鸟反值以刳。
为言等王民,岂限楚与吴。
是维见恋慕,作诗赠路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鱼网

    读音:yú wǎng

    繁体字:魚網

    英语:trammel net

    意思:(鱼网,鱼网)

    1.捕鱼用的网。
    《诗邶风新臺》:“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唐·

  • 飞鸿

    读音:fēi hóng

    繁体字:飛鴻

    英语:flying letter

    意思:(飞鸿,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
    《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 何殊

    读音:hé shū

    繁体字:何殊

    意思:犹何异。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

    解释:1.犹何异。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