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意思:吴门这里距离超过千里,湘浦离来想几天。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自湘川东下立春泊夏口阻风登孙权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吴门,前往湘浦的旅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感慨。 首句“吴门此去逾千里”,诗人表达了离别吴门,前往湘浦的旅程的遥远和漫长。千里之遥,不仅是对路程的客观描述,也隐含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 “湘浦离来想数旬”则是对旅程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离开吴门,踏上湘浦的路途,已经过了数旬。这里的“离”和“旬”都隐含了诗人的不舍和离别之情。 “只见风师长占路”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旅程的期待和无奈。尽管路途遥远,但诗人只能看到风师长期占据着这条路,暗示着旅程的漫长和艰辛。 “不知青帝已行春”一句,诗人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尽管风师长期占据着道路,但诗人相信春天的到来已经不远,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积极。 “危怜坏堞犹遮水”和“狂爱寒梅欲傍人”两句,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对破败的城墙仍然阻挡着水流感到怜惜,同时也对寒梅的狂野和美丽感到喜爱,想要靠近它。 最后,“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乐观。他不再纠结于过去的事情和时光的流逝,而是相信未来会更好,用村酒来鼓舞精神,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离别吴门,前往湘浦的旅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人的情感丰富而细腻,既有不舍和离别之情,也有乐观和豁达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吴门

    读音:wú mén

    繁体字:吳門

    意思:(吴门,吴门)

    1.汉·冀县城门名。在今甘肃·甘谷县。
    《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吴门,冀郭门名也。
    缇群

  • 逾千

    读音:yú qiān

    繁体字:逾千

    意思:超过一千。
    清·魏源《秦中杂感》诗之一:“孔·孟辙轘州未九,尹·聃牛背筴逾千。”
    《文匯报》1989.5.2:“湖州发动社会齐抓共管,逾千初中流生返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