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欲灭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意思:烧书想灭了先王之道,道在人的心中不可焚烧。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始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哲理,探讨了古代的经典和道德观念。
首句“万世纲常具六经”,这句诗首先描绘了古代的经典和道德观念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这里的“纲常”指的是古代社会中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而“六经”则是指儒家经典,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这些经典是古代道德观念的重要载体。
“天应未遽丧斯文”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和道德观念的坚定信念,即使在历史变迁中,这些经典和观念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不会被轻易地遗忘或丧失。
接下来的两句“焚书欲灭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则是对“焚书”这一历史事件的批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强烈反对,他认为焚烧书籍试图消灭先王之道是不可取的,因为真正的道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而不是被书籍所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经典和道德观念的尊重和坚守,对焚书行为的批判以及对人心向善的信念。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东西,而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在于我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对待历史和文化应该持有敬畏和尊重的态度,而不是轻易地破坏或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