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意思: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正月十七日探梅俞园感逝成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是一首对梅花的深情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诗人描绘了梅花含苞待放的情景,如同手中种植的蕾花一般娇艳欲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珍视和呵护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美好和独特。 颔联“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诗人用“年年花满眼”来形容梅花的盛开,表达了梅花每年如期而至的坚韧和执着。而“湖海一归来”则表达了梅花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回到诗人身边,如同诗人的精神寄托一般。 颈联“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诗人通过描绘栏楯前迷人的赏花场景,表达了自己独自欣赏梅花时的哀愁和孤独。而“风香写独哀”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带给诗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 尾联“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诗人用“魂兮”来形容自己对梅花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痴情和执着。而“应伴绕千回”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无尽思念和眷恋,如同月亮般永恒不变。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但这种情感并没有削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反而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和眷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手植

    读音:shǒu zhí

    繁体字:手植

    英语:plant

    近义词: 引种、播种

    详细释义:亲手栽植。明?归有光?项脊轩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

  • 红艳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紅艷

    造句:

  • 依然

    读音:yī rán

    繁体字:依然

    短语:还 一如既往 仍 依然故我 依然如故 反之亦然 照例 照样

    英语:still

    意思:
    1.依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