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范守仲冶二首》 二年田里内,民不识追胥。

二年田里内,民不识追胥。

意思:二年田地里,百姓不知道追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范守仲冶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二年田里内,民不识追胥》,它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和对官府无事的向往。 首联“二年田里内,民不识追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平静和安详。诗人用“二年”形容时间之长,暗示乡村生活的持久和稳定。而“田里内”则描绘了乡村的田野风光,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同时,“民不识追胥”也表达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和无纷扰,人们无需为繁琐的公务而烦恼。 颔联“官府绝无事,使君惟读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官府无事的赞赏。在这里,“官府绝无事”是对乡村社会秩序的赞美,而“使君惟读书”则表达了诗人对读书人的敬仰。读书人能够远离世俗纷扰,专注于学问,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颈联“俭于住家日,臞似下车初”,描绘了诗人自己节俭的生活态度。在这里,“俭于住家日”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臞似下车初”则表达了诗人身体瘦弱的状态,这可能与他的节俭生活有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尾联“太末方凋弊,公行不可徐”,诗人以“太末方凋弊”为背景,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公行不可徐”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追求,他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正、公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和表达对淳朴民风的赞赏以及对公正、公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年田里内,民不识追胥。
官府绝无事,使君惟读书。
俭于住家日,臞似下车初。
太末方凋弊,公行不可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田里

    读音:tián lǐ

    繁体字:田裏

    英语:field; farmland

    意思:
    1.田地和庐舍。
    《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
    贾公彦

  • 内民

    读音:nèi mín

    繁体字:內民

    意思:(内民,内民)
    指本国的百姓。
    清·魏源《道光二十年揭贴》:“﹝房屋﹞听各国与内民公平议租,内民不得抗价掯勒,远民亦不得强租硬佔。”

    解释:

  • 不识

    读音:bù shí

    繁体字:不識

    英语:fail to see; be ignorant of; not know; not appreciate

    意思:(不识,不识)

    1.不知道,不

  • 追胥

    读音:zhuī xū

    繁体字:追胥

    意思:
    1.谓逐寇捕盗。
    《周礼地官小司徒》:“以比追胥。”
    贾公彦疏:“追,逐寇也;胥,伺捕盗贼也。”
    宋·曾巩《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二:“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