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意思:黄茅去野岸三更月,春季水长亭十里船。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和离愁的诗。通过对离别筵席的描绘,以及离别后的孤枕难眠,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首句“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离别后的孤独。在醉酒中,人们纷纷散去筵席,醒来时只剩下孤零零的灯前映照着寂寥。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环境,野岸边黄茅在月色下更显凄凉,十里外的长亭旁,春水潺潺,一叶扁舟正准备起航。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这两句则表达了离愁的深重。离别的泪只有自己知道,却无人可以倾诉,过去的十年里,香炉一直存在于恨中,恨意依旧。 最后两句“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则描绘了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窗外的梅花开了又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那青楼珠箔仿佛就在眼前,却遥不可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离愁,表达了深深的情感。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醉里纷纷散别筵,醒来客枕一灯前。
黄茅野岸三更月,春水长亭十里船。
一点泪凭谁寄与,十年香在恨依然。
空疑窗外梅花发,珠箔青楼若个边。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黄茅

    读音:huáng máo

    繁体字:黃茅

    意思:(黄茅,黄茅)

    1.茅草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野岸

    读音:yě àn

    繁体字:野岸

    意思:野外水流的涯岸。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杜甫《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宋·欧阳修《

  • 三更

    读音:sān gēng

    繁体字:三更

    英语:depth of the night

    意思: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