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意思:七月长江大,沧波上涨秋空。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东归发犍为,至泥谿舟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解去官职后乘船返回山东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心胸苦闷,欲求超脱的情怀。 首段写解印后的逍遥归隐,江行漫游的情景。“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点明解印和启航的时间和地点,暗指离开朝廷的愤慨。“江水大”、“峨眉僧”两句,则增添了诗篇浪漫飘逸的情趣。 二、三段写舟行所见秋江景色,情景交融,如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是细节描写,突出了旅途的艰险,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紧张不安之情。“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迅疾的水声和连绵不断的群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段写舟行所见两岸景色和作者的联想。“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是写实景,形象地描绘出猿猴拂枝、鸟儿啼鸣的情景;“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则带有夸张成分,极言烟霭弥漫、吴楚连绵和江湖海广阔无边的特点。 最后一段写作者由目前的遭际联想到过去的官场生活,表达了欲求超脱的愿望。“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是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今弃置”两句一语双关,既感叹自己被解职,又感叹官场险恶。因此他决心远离官场,效法孔子出走鲁国那样,去海上去学道。 全诗情景交融,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质朴自然。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险恶政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欲求超脱的愿望。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日解侯印,泛舟归山东。
平旦发犍为,逍遥信回风。
七月江水大,沧波涨秋空。
复有峨眉僧,诵经在舟中。
夜泊防虎豹,朝行逼鱼龙。
一道鸣迅湍,两边走连峰。
猿拂岸花落,鸟啼檐树重。
烟霭吴楚连,溯沿湖海通。
忆昨在西掖,复曾入南宫。
日出朝圣人,端笏陪群公。
不意今弃置,何由豁心胸。
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 七月

    读音:qī yuè

    繁体字:七月

    英语:July

    意思:《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西周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