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刺濆淖》 安行方熨縠,无事忽翻练。

安行方熨縠,无事忽翻练。

意思:行正压壳,无事忽然翻训练。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刺濆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峡江水势的变幻莫测,以及船夫与激流抗争的情景。 首联“峡江饶暗石,水状日千变”形象地描绘了峡江两岸多暗石,水流千变万化的特点。颔联“不愁滩泷来,但畏濆淖见”表达了作者对峡江水势的担忧,但同时也表现了船夫的镇定和勇气。颈联“安行方熨縠,无事忽翻练”借用比喻,形容船在平稳时像熨縠一样平稳,在风浪时像翻练一样翻腾,进一步表现了峡江水势的变幻莫测。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船夫与激流抗争的情景。“篙师瞪褫魄,滩户呀雨汗”生动地描绘了船夫在激流中紧张而坚定的神情,以及滩户的惊恐和汗水淋漓。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船夫与激流抗争的勇气和智慧。 最后,“九死船头争,万苦石上牵”表达了船夫与激流抗争的艰辛和不易,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佩和感激。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峡江水势的变幻莫测,以及船夫与激流抗争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与自然抗争的佳作,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峡江饶暗石,水状日千变。
不愁滩泷来,但畏濆淖见。
人言盘涡耳,夷险顾有间。
仍于非时作,未可一理贯。
安行方熨縠,无事忽翻练。
突如汤鼎沸,翕作茶磨旋。
势迫中成洼,怒霁外始晕。
已定稍安慰,儵作更惊眩。
漂漂浮沫起,疑有潜鲸噀。
勃勃骇浪腾,复恐蛰鳌拚。
篙师瞪褫魄,滩户呀雨汗。
逡巡怯大敌,勇往决鏖战。
幸免与斋入,还忧似蓬转。
惊呼招竿折,奔救竹笮断。
九死船头争,万苦石上牵。
旁观兢薄冰,撇过捷飞电。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安行

    读音:ān xíng

    繁体字:安行

    意思:
    1.徐行,缓行。
    《诗小雅何人斯》:“尔之安行,亦不遑舍。”
    马瑞辰通释:“安行对疾行言,即缓行。”
    《后汉书崔骃传》:“絷余马以安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