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使君二首》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意思:很难攀登逸民传,可以举力田科。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陈使君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庞老、严公等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无奈。 首联“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通过描绘庞老和严公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庞老舍近求远,远离城市喧嚣,严公则离开城郭,多在乡间活动。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质朴生活的向往。 颔联“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进一步表达了对逸民传的敬仰和对力田科的轻视。逸民传记载着那些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的隐士,而力田科则是社会对那些勤劳耕种、自给自足的人的嘉奖。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那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的赞赏,同时也对那些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世界的人表示了不满。 颈联“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诗人对过去的种种烦扰表示了无奈,同时也对现在的清静表示了满意。过去的种种烦扰,如“驺哄”,即指官吏的随从和车马喧闹声,如今清静无扰,如“雀罗”般自在。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满足。 尾联“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渔蓑的渴望。如果遇到那些在狨橐中生活的隐士,诗人会向他们请教如何披着渔蓑、悠然自在地生活在山水之间。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庞老、严公等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表达了对自然、质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清静生活的满足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自然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庞老趋城少,严公出郭多。
难攀逸民传,堪举力田科。
夙昔烦驺哄,从今闭雀罗。
若逢两狨橐,应问一渔蓑。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力田

    读音:lì tián

    繁体字:力田

    意思:
    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农事。
    《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余食。”
    《汉书惠帝纪》:“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复其身。”

  • 逸民

    读音:yì mín

    繁体字:逸民

    短语:隐士

    英语:hermit; recluse

    意思:指遁世隐居的人。
    《论语微子》:“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

  • 举力

    读音:jǔ lì

    繁体字:舉力

    解释:即升力”(××页)。

    造句:

  • 田科

    读音:tián kē

    繁体字:田科

    意思:指农业税。
    《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四年》:“蒙古以中都、南京、北京州郡大水,免田科。”参见“田租”。

    解释:1.指农业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