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木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
2.即通脱木。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这妇人生的通草般身躯,灯手样手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今之
读音:duǎn qiáng
繁体字:短墻
意思:(短墙,短墙)矮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吴子门焉,牛臣隐于短墙以射之,卒。”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