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笔每绝唱,芳樽宁孤斟。
意思:大笔每绝唱,芳樽宁我斟。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寄题滁州丰乐亭》
全文创作背景
《寄题滁州丰乐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
蔡襄(1012-1067),字君谟,福建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曾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至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在滁州期间,蔡襄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其中《寄题滁州丰乐亭》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以滁州丰乐亭为背景,通过对亭子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写道:“滁阳山水胜滁州,丰乐亭中好景留。”这里的“滁阳”指的是滁州的别称,意味着滁州的山水美景胜过了整个滁州。而“丰乐亭”则是蔡襄在滁州期间所建的一个亭子,用以欣赏周围的美景。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滁州美景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此外,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写道:“宦途如梦难回首,白首空悲故国秋。”这里的“宦途”指的是官场生涯,意味着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失望。而“白首空悲故国秋”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寄题滁州丰乐亭》这首诗以滁州丰乐亭为背景,通过对亭子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蔡襄作为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的独特才情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