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白莲》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意思:愿作水仙没有别的意思,年年图与这花期。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咏白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牡丹》,是一首赞美牡丹的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 首段开始,诗人就描绘了牡丹的美丽,“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这里的“腻”和“白”描绘了牡丹的花瓣被脂粉覆盖的美丽,而“京兆夫人”则暗指京城的贵妇人们,她们可能没有画过这么美的眉毛。 接着,“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颦效半开时”,诗人用静婉跳舞时的动态和西施半开时的神态来形容牡丹的美丽。这里的“偷将动处”和“半开时”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动态美和自然美。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这两句描绘了牡丹在夜晚带着露水的美丽,以及它在阳光下的优雅姿态。这种美丽和优雅是无法保持的,因为“尽日凌波步不移”,一旦离开,就难以保持。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诗人表达了他希望自己能像水仙一样,每年都期待与牡丹的花期相遇,欣赏它的美丽。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表达了对牡丹更深一层的赞美和欣赏,“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他折下牡丹,希望用它来装饰房间,“折来只合琼为客”,把它种在用玉石砌成的池塘里,“把种应须玉甃塘”。他想象着在阳光下,牡丹像西施一样素装登场,“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牡丹的诗,它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牡丹深深的喜爱和欣赏。诗人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看到了牡丹的美丽,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别意

    读音:bié yì

    繁体字:別意

    意思:(别意,别意)

    1.离情。
    唐·李咸用《送别》诗:“别意说难尽,离盃深莫辞。”
    宋·严仁《鹧鸪天》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 花期

    解释

    花期 huāqī

    [florescense;the flowering season] 植物开花的季节

    今年花期将延迟

    引用解释

    植物开花的时期。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词:“管絃分响亮,探

  • 水仙

    引用解释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