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
意思:有时间闲为吟诗出,徘徊在中庭月一块砖。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方竹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劲节稜稜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这是一首对劲节竹的赞美诗。
首句“劲节稜稜瘦且坚,形模界尺出天然。”描绘了劲节竹的形态,它瘦而坚硬,形态仿佛被天然的界尺雕刻出来。这句诗通过鲜明的形象,勾勒出劲节竹的独特气质。“稜稜”一词描绘了竹子的坚韧之感,“瘦且坚”则直接描述了竹子的形态特征。
“山翁甚爱资扶老,村衲无知误削圆。”这两句诗描绘了劲节竹在山村中的地位,它被视为一种老年的象征,尽管村里的僧人可能并不理解它的意义。这里,“山翁”和“村衲”分别代表了山村中的老人和僧人,他们对于劲节竹的喜爱和尊重,体现了劲节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偏称深衣同此矩,漫夸长笛大如椽。”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劲节竹与深衣和大笛的关系。深衣是古代的一种衣服,其形状与劲节竹的形状相似,而大笛则常常被诗人用来比喻劲节竹的修长。这两句诗表达了劲节竹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既符合深衣的形象,又能够与大笛相提并论。
“有时閒为吟诗出,徙倚中庭月一砖。”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分在庭院中吟咏劲节竹的情景,他在月光下徘徊,仿佛与劲节竹共赏月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劲节竹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劲节竹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劲节竹的深深敬仰之情。劲节竹的坚韧、高洁、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在诗中被生动地展现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