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韩持正寺丞知余姚》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意思:你家有两个仲父,连为吴越宰。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韩持正寺丞知余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位在吴越担任地方官的二仲父。吴越地区,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两句“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直接点明诗人的主题,他正在谈论的是一位名叫“二仲父”的地方官。而“连为吴越宰”则进一步说明这位二仲父在吴越地区担任地方官的职务。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位二仲父的高度赞扬,他能够担任地方官,说明他有着出色的能力和优秀的政绩。 接下来的两句“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描述了二仲父在钱唐和萧山等地治理地方时的政绩。钱唐和萧山都是吴越地区的著名城市,二仲父在这些地方的治理应该没有改变,这也暗示了他的治理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接下来的四句“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描绘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鱼虾虽然腥,但只要人们愿意去捕捉,它们就会成为人们的食物。而网罟则是捕鱼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意使用。此外,天晴时姚江的水深,人们可以乘着小船去捕鱼,而县鼓则是用来召集民众的鼓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变成了另一种声音。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在吴越担任地方官的二仲父的政绩和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这位二仲父的高度赞扬和对当地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敏锐观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吴越

    读音:wú yuè

    繁体字:吳越

    英语:Wu and Yue

    意思:(吴越,吴越)

    1.春秋·吴国与越国的并称。
    《国语吴语》:“不修方城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于沮

  • 君家

    读音:jūn jiā

    繁体字:君家

    意思:
    1.敬词。犹贵府,您家。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南史颜延之传》:“﹝颜延之﹞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

  • 二仲

    读音:èr zhòng

    繁体字:二仲

    英语:di-secondary

    意思:指汉·羊仲、裘仲。
    《初学记》卷十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舍中三迳,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