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旧恨新欢相半。

旧恨新欢相半。

意思:旧恨新欢各半。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庭院中的场景,以及其中的人物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纤月黄昏庭院”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庭院,月光朦胧,光线微弱,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感。这种环境为诗中的情感提供了背景,也为人物的情感变化提供了舞台。 接下来,“语密翻教醉浅”一句揭示了人物之间的对话,暗示了他们的亲密关系和情感交流。然而,由于对话“密”,他们喝醉了,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一些矛盾或冲突。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是诗中的关键句,它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们可能对对方有着深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存在着旧日的怨恨和新近的欢愉。这种情感复杂交织,让人物陷入深深的困惑和痛苦之中。 最后,“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一句描绘了人物的孤独和无助。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痛苦和泪水。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伤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昏庭院中的场景和人物情感,表达了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痛苦。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
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
谁见?
珊枕泪痕红泫。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新欢

    读音:xīn huān

    繁体字:新歡

    英语:new sweetheart

    意思:(新欢,新欢)

    1.新的欢乐,新的欢快。
    三国·魏·曹丕《勐虎行》:“与君媾新欢,託配于二

  • 相半

    读音:xiāng bàn

    繁体字:相半

    意思:各半;相等。
    《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
    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上:“知雇役之害,欲复行差役,不知差、雇之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