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

意思:知道向东阳去,晨装出现彩色衣服。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是一首描绘离别和重逢场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对重逢的期待。 首联“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诗人描述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愁绪。东阳是一个地方,诗人要前往那里,清晨起床后看到孩子的彩色衣裳,更加深了他的离愁。这里的“彩衣”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颔联“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重逢的期待。诗人用“青眼别”来形容离别的愁苦,用“玉人归”来表达对重逢的期待。这里的“玉人”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纯洁的人,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美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颈联“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描绘了离别后的环境,水烟漠漠,枫叶萧萧,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这里的环境描写既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也暗示了重逢的希望。 尾联“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诗人描绘了双溪泊船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这里的“候吏拜胡威”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忠诚,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愁绪和对重逢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语言优美而富有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
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
作者介绍 谢惠连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晨装

    读音:chén zhuāng

    繁体字:晨裝

    意思:(晨装,晨装)
    清晨整治行装。
    唐·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离筵开夕宴,别骑促晨装。”
    唐·刘长卿《送顾长》诗:“晨装林月

  • 东阳

    读音:dōng yáng

    繁体字:東陽

    意思:(东阳,东阳)

    1.古邑名。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

    2

  • 彩衣

    读音:cǎi yī

    繁体字:彩衣

    意思:(参见綵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楚·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着五色斑斓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王禹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