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赞三十六祖颂》 逢师论义,得入三摩地。

逢师论义,得入三摩地。

意思:李老师论意义,能进入三摩地。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陀的虔诚弟子阿难提,他因放光从肉髻,遇到师父论义,从而得入三摩地。 首先,诗中描述了阿难提的肉髻放光,这通常被视为佛陀赐予的特殊光环,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慈悲。接着,诗中提到阿难提遇到了他的师父,一位有智慧和慈悲的老师,他们一起讨论佛法,这进一步强调了阿难提的虔诚和智慧。 “得入三摩地”是佛教中的术语,指的是阿难提通过与师父的讨论,得到了深入的智慧和理解,从而进入了三摩地,即心灵平静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阿难提的虔诚、智慧和修行,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和对佛法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佛陀阿难提,放光从肉髻。
逢师论义,得入三摩地。

关键词解释

  • 论义

    读音:lùn yì

    繁体字:論義

    意思:(论义,论义)
    论说义理。
    南朝·梁·萧子显《御讲<摩诃般若经>序》:“又外国诸僧所论义者,不必开所立之义,直是素有心疑,止来求决。”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

  • 三摩

    读音:sān mó

    繁体字:三摩

    意思:
    1.三昧。
    金王良臣《牧牛图》诗:“三摩不受一尘侵,本分功夫日念深。”详“三昧”。

    2.奥妙。
    明·张煌言《梅岑山居诗引》:“诗家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