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意思:如果不是通灵才华,敢登群仙峰。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静境林麓的美景和神秘气氛,以及祭祀古祠的神圣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首联“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静境林麓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气氛。静境林麓是一个幽静的地方,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古祠则是一个古老的神庙,烟雾缭绕,神秘莫测,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和神灵信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神秘氛围的敬畏和崇拜。 颔联“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只有那些具有通灵才能的人,才敢攀登群仙峰,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颈联“百里波浪沓,中坐箫鼓重”,诗人描绘了祭祀古祠的场景。百里之外仿佛可以听到波涛汹涌的声音,而在古祠之中,箫鼓声回荡,表达了祭祀的庄重和神圣。 接下来的一联“真君具琼舆,仿佛来相从”,描绘了神灵降临的场景。神灵乘坐着美丽的琼舆,仿佛从天而降,与诗人相聚在一起。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神灵的形象和降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接下来的几联描述了祭祀活动中的细节,如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等,这些细节描绘了祭祀活动的神秘和神圣。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神灵的祈求,希望神灵能够保佑百姓平安,庄稼丰收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和崇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神秘氛围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神灵的祈求和信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静境林麓好,古祠烟霭浓。
自非通灵才,敢陟群仙峰。
百里波浪沓,中坐箫鼓重。
真君具琼舆,仿佛来相从。
清露濯巢鸟,阴云生昼龙。
风飘橘柚香,日动幡盖容。
将命礼且洁,所祈年不凶。
终当以疏闻,特用诸侯封。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通灵

    读音:tōng líng

    繁体字:通靈

    英语:telepathize

    意思:(通灵,通灵)

    1.通于神灵。
    汉·班固《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

  • 自非

    读音:zì fēi

    繁体字:自非

    意思:
    1.倘若不是。
    《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