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
意思:安抚天下只有我事,用舍何必同。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贞牟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抚世独余事,用舍何必同”,诗人通过对张良、甘蝇、留侯辟谷等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选择和价值的理解。
首联“留侯辟谷年,汉鼎无余功”,诗人借张良的故事表达了对避世独行、不求功名的态度。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选择辟谷修炼,不问世事,诗人以此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世事的超脱。而汉鼎,即汉朝的鼎器,象征着权力和王朝的稳固,诗人以此表达出对汉朝的忠诚和对王朝稳定的期望。
颔联“子真策不售,脱迹市门中”,诗人借甘蝇的故事表达了对不被世俗认可的无奈和选择隐居的态度。甘蝇是一位古代的隐士,他的治国之策不被世人接受,于是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诗人以此表达出对不被世俗认可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颈联“神仙非异人,由来本英雄”,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神仙并非异人,而是英雄本色。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本色就是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这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和价值取向。
尾联“眷此贞牟野,息驾吾其终”,诗人表达了对贞牟野这片山林的喜爱,决定在此终老。这里既有对山林的向往,也有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自己的观点阐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价值的理解。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本色就是追求长生不老、修炼成仙,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和价值取向。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如“苍山雨中高,缘草溪上丰”、“仲春水不丽,禽鸣清昼风”等句,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人生态度之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