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乌给事宅言别》 古树当庭合,惊墙到席回。

古树当庭合,惊墙到席回。

意思:古树在庭院合,惊墙到席回。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秋夜乌给事宅言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故人同此夜,离思且衔杯》,它是一首表达离别思念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夜晚,故人离别,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只能举杯邀明月。 首联“故人同此夜,离思且衔杯”,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用“故人同此夜”表达了此刻的共同处境,无论是否在同一个地方,此刻都处在同一夜晚,感受着同样的离别思念。而“离思且衔杯”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念之情的表现——饮酒。饮酒可以缓解离别的痛苦,但同时也加深了思念之情的沉重。 颔联“古树当庭合,惊墙到席回”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古树在庭院中合拢,仿佛在为离别哀叹;而席间的谈话声惊动了墙壁,仿佛要将离别的情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这种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颈联“烛花留我醉,谏草识君才”则转向了对宴会的描写。蜡烛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房间,诗人被这温暖的氛围所陶醉;而谏草则展示了友人的才华。蜡烛和谏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诗人的笔下,它们成为了情感的载体,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生活气息。 尾联“异日关河隔,秋鸿几北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们虽然现在离别,但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再次相见;而秋鸿的北来则象征着消息的传递,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日常物品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同时,诗人在结尾处留下的悬念和期待也为诗歌增添了更多的韵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人同此夜,离思且衔杯。
古树当庭合,惊墙到席回。
烛花留我醉,谏草识君才。
异日关河隔,秋鸿几北来。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当庭

    读音:dāng tíng

    繁体字:噹庭

    意思:(当庭,当庭)
    在法庭审理的现场。如:由于他能坦白自首,并作了退赔,法院当庭宣判他免于刑事处分。

    造句:论刑事审判中的当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