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意思:山走朝再晚上,水在露为霜。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送处州裴使君赴京》

全文创作背景

**《送处州裴使君赴京》的创作背景可能是皇甫冉送别好友裴使君赴京时,对好友才华的赞赏和离别的不舍**。皇甫冉自己也是一位才子,对同样才华横溢的裴使君深感钦佩。在这次送别中,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了这首作品。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所得,具体创作背景可能因史料缺失而无从考证。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向专业人士请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使君朝北阙,车骑发东方。
别喜天书召,宁忧地脉长。
山行朝复夕,水宿露为霜。
秋草连秦塞,孤帆落汉阳。
新衔趋建礼,旧位识文昌。
唯有东归客,应随南雁翔。
作者介绍 施闰章简介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山行

    读音:shān xíng

    繁体字:山行

    意思:在山中行走。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登岭始山行,野旷沙岸净。”
    元·刘迎《车轣辘》诗:“马虺隤,牛觳觫,山行萦纡车轣辘。”

    <

  • 水宿

    引用解释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

  • 宿露

    读音:sù lù

    繁体字:宿露

    意思:夜里的露水。
    唐太宗《咏雨》:“新流添旧涧,宿露足朝烟。”
    宋·文同《露香亭》诗:“宿露濛晓花,婀娜清香发。”
    元·黄溍《秋怀》诗之二:“稍稍秋河落,娟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