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庾空浮艳,何曾有一篇。
意思:徐庾空浮艳,何曾有一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落花怨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徐庾诗风的批评,认为他们的诗作空洞浮艳,缺乏真情实感,而赞扬了“我朝”即当时的诗坛领袖“二宋”的诗作,认为他们的诗作是绝唱,可以连续不断。
首句“徐庾空浮艳”,直接点明徐庾诗风的缺陷。徐、庾都是南朝梁代诗人,他们的诗作多以艳情为主,浮华艳丽,但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因此,诗人对他们诗风的批评也是非常直接和尖锐的。
接着,“何曾有一篇”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徐庾诗风的缺陷,指出他们诗作中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一篇能够打动人心。
然后,“我朝惟二宋”一句,诗人开始赞扬“我朝”的诗坛领袖,即以“二宋”为代表的诗人。二宋指宋文帝刘义隆和宋孝武帝刘骏,他们都是南朝宋代的皇帝,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被誉为“绝唱”。
“绝唱两三联”一句,诗人用“两三联”来形容二宋的诗作数量之多,说明他们的诗作在当时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徐庾诗风的批评和对二宋的赞扬,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审美标准。诗人认为诗歌应该以真情实感为主,内容充实,清新自然,能够打动人心。这种审美标准在当时诗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诗歌发展的状况和诗歌创作的水平。在南朝时期,诗歌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这首诗中的“二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们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对当时诗歌发展状况和诗歌创作水平的肯定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