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李文昌》 久矣辱知惭未报,仰瞻丹旐倍欷歔。

久矣辱知惭未报,仰瞻丹旐倍欷歔。

意思:久了侮辱知道惭愧没有回复,瞻仰丹臃倍抽泣。

出自作者[宋]许应龙的《挽李文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盛名从古号难居,公独峥嵘四纪馀。”: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盛名和地位的赞美,指出自古以来获得名声和地位都是非常困难的,而这位官员却一直保持着这种地位和名声长达四十年之久。 2. “禁陛几年闻曳履,帅垣三度拜除书。”: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在朝廷中任职的敬仰之情。他已经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多年,并且多次被任命为重要职务。 3. “寿祺合享千龄永,往事俄惊一梦如。”: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长寿和功德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他应该能够长寿千年,但是过去的往事却像一场梦一样,让人感到惊奇。 4. “久矣辱知惭未报,仰瞻丹旐倍欷歔。”: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感激之情和对他的怀念之情。自己一直受到他的知遇之恩,但是自己却感到惭愧没有回报他。现在看到他去世的消息,更是感到悲痛和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这位官员的盛名、地位、功德、长寿和感激之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盛名从古号难居,公独峥嵘四纪馀。
禁陛几年闻曳履,帅垣三度拜除书。
寿祺合享千龄永,往事俄惊一梦如。
久矣辱知惭未报,仰瞻丹旐倍欷歔。

关键词解释

  • 辱知

    读音:rǔ zhī

    繁体字:辱知

    意思: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门人陇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

    解释:1.谦辞。谓受人赏识或提拔。

  • 欷歔

    解释

    欷歔 xīxū

    [sigh;sob]叹气;抽咽声。也作“歔郗”、“唏嘘”

    引用解释

    叹息声;抽咽声。 三国 魏 曹植 《卞太后诔》:“百姓欷歔,婴儿号慕。”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