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唐多令 感旧》 记合欢、树底逡巡。

记合欢、树底逡巡。

意思:记合欢、树底徘徊。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唐多令 感旧》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记合欢、树底逡巡。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诗人通过“客是旧游人。花非昔日春。”这样的句子,描绘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他/她以一个游子/客的角度,回顾过去在合欢树下漫步的情景,而眼前的花朵已经不是过去的模样,春天的气息也已不再。这种对比和反差,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流转。 接着,“记合欢、树底逡巡。曾折红丝围宝髻”这句,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他/她曾经在合欢树下折下红丝,环绕在头上,与女儿一起坐在夕阳下,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过去的温馨和幸福。 然而,“芳树起黄尘。苕溪断锦鳞。”这句中,诗人又描绘出一种现实的残酷。芳树上的黄尘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而苕溪的断锦鳞则暗示了生活的变化和缺憾。这让人感到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但是,“料也应、梦绕燕云。”这句又给人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期待。即使在现实的困境中,诗人仍然相信自己的梦想和期待会实现。他/她相信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会带来美好的未来。 最后,“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他/她相信,即使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是旧游人。
花非昔日春。
记合欢、树底逡巡。
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
芳树起黄尘。
苕溪断锦鳞。
料也应、梦绕燕云。
还向凤城西畔路,同笑语、拂花茵。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关键词解释

  • 逡巡

    读音:qūn xún

    繁体字:逡巡

    英语:hang back

    意思:
    1.却行,恭顺貌。
    《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汉·班固《奕旨》:

  • 合欢

    读音:hé huān

    繁体字:合歡

    英语: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

    意思:(参见合懽,合欢)

    详细释义:1.一同欢乐。礼记?乐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