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
意思:是不是被束缚的人,怎么能像顿缨。
出自作者[唐]李德裕的《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似鹿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石头、岩石、苔藓等自然元素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句“林中有奇石,仿佛兽潜行。”描绘了诗人在森林中发现了奇特的石头,石头在树林中若隐若现,像一只隐藏在林中的野兽。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石头比作野兽,既表现了石头的神秘感,也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乍似依岩桂,还疑食野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头的形态,它时而像依附在岩石上的桂花,时而让人怀疑它正在食用野外的苹草。这里的描述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使读者对石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茸长绿藓映,斑细紫苔生。”这两句描绘了石头周围的生态环境,长满茸茸绿藓的岩石映入眼帘,而细小的斑点状的紫苔也开始生长。这里用“茸长”、“斑细”等形容词,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
最后两句“不是见羁者,何劳如顿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如果不是被束缚的人,就不必为此烦恼,这里的“何劳如顿缨”可能指的是诗人被石头所吸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石头的神秘、美丽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