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曾下泪,可是为忧贫。
意思:猿啼曾下眼泪,可这是担心贫穷。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桂城早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深深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的诗。
首句“远客惊秋早”,诗人以一个旅居他乡的游子身份,早早地就被秋天的来临所惊醒,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江天夜露新”描绘了秋夜的江天,露水初降,清新宜人,但这也为旅居他乡的诗人带来了一丝寒意。
“满庭惟有月,空馆更何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月光洒满庭院,但空荡荡的馆舍中,却没有其他的人,这更加强调了诗人独自一人的孤独感。
“卜命知身贱”和“伤寒舞剑频”两句,诗人开始揭示出他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他知道自己命运多舛,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无奈和痛苦通过舞剑的动作表现出来,更加深了诗人的悲哀。
“猿啼曾下泪,可是为忧贫”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了高潮。猿猴的啼叫声曾经让诗人流下了眼泪,难道他只是因为担忧贫穷吗?这无疑是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和痛苦的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孤独的情感、揭示无奈的命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