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箕山僧》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意思:久住空林下,斋戒耳目清明。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赠箕山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生活的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清净无为、内心清明的状态。 首联“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描绘了僧人的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长期居住在空林之中,过着斋戒的生活,使得僧人的耳目清明,没有世俗的干扰。这一联通过简单的描述,传达出僧人淡泊名利、远离尘世纷扰的内心世界。 颔联“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细节。蒲团是僧人坐禅的道具,在此处被借给客人使用;石块铺成的路供人们行走。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僧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他们更注重内心的修行,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颈联“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僧人比作鹤,虽然外形似鹤,但其本性难以捉摸;因为依山而居,所以得名。这里表达了僧人深藏不露、难以捉摸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尾联“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描绘了僧人日常修行的一部分——掐念珠。时而会听到僧人在衣袖中暗自掐念珠的声音,这表明僧人时刻不忘修行,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和专注。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清净无为、内心清明的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淡然处世、修身养性的敬意。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住空林下,长斋耳目清。
蒲团借客坐,石磹甃人行。
似鹤难知性,因山强号名。
时闻衣袖里,暗掐念珠声。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长斋

    读音:cháng zhāi

    繁体字:長齋

    英语:Buddhist\'s permanent abstention from meat, fish

    意思:(长斋,长斋)
    谓佛教徒长期坚持过午不食。后

  • 空林

    读音:kōng lín

    繁体字:空林

    意思:
    1.渺无人迹的树林。
    晋·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

  • 耳目

    读音:ěr mù

    繁体字:耳目

    短语:眼线 坐探 间谍 特工 探子 细作 特务 特

    英语:information

    意思:
    1.耳朵和眼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